怎么区分咖啡豆的好坏?

2017-01-02 20:41:19

只显示回答 #3388761

通常喝到苦涩味重烘焙咖啡,就想加糖,给予甜味口感;浅烘焙则酸味重,也会加奶精、淡奶球、糖等调味剂。这些调味剂会让本来纯粹的咖啡,不那么纯粹了。本仙女比较青睐中庸之道,中烘焙咖啡的少许苦味、些许果酸,若你想要的是少苦味、多回甘,那就是选择中烘焙。在烘焙完成前期果酸明亮,但随时间流逝果酸逐渐消退,咖啡熟豆也会逐渐老化。

经常会有朋友问为什么豆子香气很浓,冲煮后却都没有香味?实际上天然咖啡芳香的多寡嗅觉可很快分辨出来,而豆子外表也可断定豆子是否老化,要是熟豆香气太强烈,可先将咖啡豆曝露在空气中五分钟;若置放超过3天都还能闻到清晰的香气,那就是加了食用香精或别的添加剂,可能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你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试着将咖啡熟豆作香气对比,就很容易辨别出,只要是添加了香精之类的咖啡豆,为了小命要紧就直接弃之。

还要分享的是:豆子熟度够、豆相干燥、香气不持久是好豆子的现;而豆相光亮、油腻、香气太浓,也可能是香精加多了。而当您打开咖啡袋,闻到咖啡豆有霉味、油臭味时,也直接扔了,或者找买家差评。真正咖啡豆的香气丰富,凑近闻香气直冲脑门,而在入口品味时,会让人心情愉悦、消除疲劳,一直想续杯。

再次重申咖啡豆可从外表颜色辨别,口感微酸或微苦是正常的,因为那就是微果酸、氯原酸和咖啡因的表现,一定不能是浅咖啡色或焦黑色,浅咖色一定是浅焙呈现出高酸味;焦黑色一定高苦味。好香气绝不是焦炭味,为什么有焦炭味? 其实要盖掉劣质熟豆很差的味道,宁愿重深烘焙,当水份没有了豆子变轻了,再加鲜奶、奶精等添加物来提升香气,最后成本增加只为提味,因此,重深烘焙是烧糊的咖啡,而不是所谓的碳烧咖啡。

真正的碳烧是用果树木炭当火源,咖啡熟豆会有有股淡淡木炭芳香。

所以那种便利店的过把火,才够味的炭烧咖啡...只是商家的噱头而已

储存完善,老豆也有好突出表现

经常看到有文章谈及咖啡烘焙完成一小时内最新鲜,过后就开始衰败老化,真是这样吗? 要是是真的,世界各地知名连锁咖啡店的咖啡豆都不新鲜了,咖啡生豆新鲜与否从外表深绿色、含水量即可辨出新豆或老豆,而熟豆从外观烘焙熟豆和出油量,可明显看出是否新鲜,前面已介绍过了。

咖啡豆量产时,果农或政府要平衡价格,调节库存、市场供需,以稳定市价,但是库存豆子储存方法很重要,仓库要通风、除湿,避免受潮或生长出黄曲霉菌,如果设施完善,即使老豆也能发挥好咖啡的表现。

豆相有花点或花斑,马上丢掉!

看过几回咖啡生豆豆相有花点或有花斑,其实那已经受潮或被黄曲霉菌污染,最好看到就丢掉,不要再烘焙了! 因为有花斑、花点的污染咖啡豆,一经烘焙后就无法从外观看出,万一喝到有黄曲霉菌污染的豆子,毒素会累积在肝脏最后致癌就惨了。

咖啡生豆会呼吸,膨袋是正常现象

从市面上的咖啡包装无密封或有透气孔,占绝对多数,有人说单向透气阀是新发明,让人闻香用的;也有人说是让咖啡熟豆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以保鲜。

在媒介或书本中常看到说明咖啡熟豆要密封,那为何又要透气阀呢? 其实咖啡豆会呼吸,经过烘焙完成更会呼吸,吐出惰性气体保护熟豆,是自然界中的奇妙之处。惰性气体会自然天成,维护咖啡豆鲜度持久,会导致膨罐现象是正常的。豆子新鲜度高,熟成后马上装袋会有膨袋现象,这不是腐败,而是保鲜现象。许多咖啡豆商似乎知道或不知道,为了不膨罐或膨袋,就让烘完豆子跟空气接触,使惰性气体流失,此时咖啡豆也会吸收空气中水分,如此就较难对咖啡熟豆保鲜。

保鲜存放:

小伙伴们会问咖啡豆怎样保鲜存放,其实很简单,最先看清楚烘焙日期,三个月内属新鲜;包装袋为密封、不透明;不接近热源,室温存放,不能存放於冰箱,因为每次从冰箱取出打开,由于高度温差,袋子里外会马上附著凝结的水气,三番五次的增加湿度,豆子就会不新鲜。本仙女曾做过实验,放室温一到二个月和同时期存放冰箱作对照,常温中豆子香气浓醇不变;而冰存的咖啡香则淡淡的。一般咖啡豆会呼吸,同时豆子带有油脂,如果将豆子冷冻或冷藏,会将豆子中油脂冻结而无法呼吸,导致风味流失。

密封小包装保有新鲜

咖啡豆要小包装,存放密封袋或密封罐,尽快泡完趁新鲜,但是我们也常看到有人为了低价省钱买大包装,需要很好长时间才能喝完,那已经不新鲜了。大袋中经常打开接触空气,让细菌孢子跑到咖啡袋中,让鲜度降低至腐坏而不知。新鲜豆子从外观乾燥、香气逼人,就很清楚新鲜度,让人冲动马上冲煮喝一杯咖啡。

滤纸挂耳式鲜度难辨

本仙女对滤纸挂耳式咖啡较担心它的鲜度难辨别,磨成粉状无法从豆子外观判别鲜度,而且粉粒磨成时,咖啡香流失,所以挂耳式很难喝出好口感,只能方便解馋,很难解渴,它的成本高,包装时手部接触面积大,卫生也是问题。

传说中的植物之一:双生花

相关问答

正在热议

关于 移动版 联系我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