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胡杨可以在沙漠中生长?
2016-10-11 22:36:54
它与其他乔木有啥区别,凭什么那么耐旱?
胡杨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之中,它具备极为出色的抗旱本领。这主要应归功于它那发达的根。为了得到所需要的水分,胡杨将根扎入地下2~5米深处。这些根纵横交错,密如蛛网,面积达数十平方米。有趣的是,大胡杨如此,小胡杨也是如此。胡杨的种子一旦萌发,第一件事情便是长根。待根系发育完全,这才迅速地长出枝叶。速度最快时,一年内小胡杨可长高1米。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胡杨的根还能自动调节其生长速度。若是左边水源干涸了,右边的根系便马上“启动”。于是,右边枝叶开始繁茂,左边枝叶开始枯萎。
胡杨又叫“异叶杨”,属杨柳科,是一种落叶乔木。幼年时期,它的叶子狭长似柳叶,成年以后,下部的叶形仍似柳叶,中上部的叶子却长成有锯齿的圆形。
胡杨在春天开花,盛夏季节树上结出一串串淡黄色的蒴果。这蒴果张开“大嘴”,不断“吐”出芝麻大小、周身披着冠毛的种子,十分逗人。
我国的胡杨主要产于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由于它耐旱、抗沙、抗盐碱,所以成为防风抗沙的“主力军”。胡杨的木材不但纹理很漂亮,而且耐腐耐湿,可以制作优质家具。它的纤维可达1.1厘米长,是高级造纸材料;叶子可喂羊;树汁能提炼胡杨碱,浑身是宝!
胡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因沙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其珍贵与银杏齐名,有活化石之称。
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中,它是一种极为神奇的群体,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廊,创造了“丝绸之路”的文明。
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在轮台县境内,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瞻和考察。
胡杨是新疆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它以壮丽的身躯傲然屹立在沙漠之中,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树”、“沙漠之魂”。
在茫茫沙海中,生机盎然的胡杨,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快慰,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在初秋时节,缺少水分补给的胡杨比绿洲的树木提前进入了生命的休眠期。不到十月,满树的绿叶就已转成金黄色甚至桔红色,比起颇负盛名的香山红叶,毫不逊色。不管是成片、成带、或是单株的胡杨,衬托着黄沙的背景,似是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油画。
沙漠中的胡杨赖以生长的基质是疏松的沙土。洪水泛滥期,在水流的冲击下,胡杨与胡杨之间的沙土被冲刷掉,只有在每株 植物卷 ・ ・
胡杨脚下,由于根系的盘结,留下一个巨大的土堆,乍一看去,似乎胡杨是生长在一座座小山上,但筋络毕露的根系却是暴露了它的秘密。即使死亡的胡杨,也还用巨大的根系死死抓住脚下的沙土,依然傲立在沙漠之中。
在浩渺的神秘的大沙漠中形成绿色长廊,纵横万里,蔚为壮观的是天然胡杨林。它的生命历程的奥秘决定于地下水:地下水深!!"米的河流沿岸,林子茂盛;随地下水位下降变深,林子变得稀疏;当河流改道或为蓄水断绝下游水源时,随水分条件变化,林子很快衰枯。胡杨另一大特性是它具有滤盐能力,从土壤中吸收可溶性盐,提高树体内细胞液渗透压,增强耐盐抗旱力。树干龟裂或机械伤处,流出的树液凝成白色结晶叫胡杨碱,其含碱量高达"#$!#!%!$#&’。人们正是利用胡杨这一特性,才选择它作为沙荒盐碱地的造林树种。
胡杨又名异叶杨、胡桐。一株大树同时可见五种叶形,叶鞘表质化并被蜡质以适于大气干旱。现在见到的胡杨林多数是()!#)龄的成熟林和#)!*)龄的过熟林,还有部分*)!!))龄以上的衰败老林。胡杨是戈壁沙漠区居民赖以生活生产的挚友。它是保持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生态平衡的不可缺少的树种。
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胡杨“三个一千年”的说法,即“活着一千年,死了站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考古中发现,在唐代后期的民间部落遗址发现一株风烛残年的胡杨,四周还有不少枯死的胡杨,屹立在沙丘之上,难见到一株倒木。它们曾经伴随过这一带的古代文明。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