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送给死人合适吗?
2016-12-29 18:29:59
白色的菊花:在中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
现在也送黄色的菊花,当然也有的人送的是已故的人省钱比较喜欢的花,像是百合之类的。
白菊花,拉丁文名:White Chrysanthemum.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中国植物志》没有独立的属,民间泛指白颜色的菊花。又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白菊花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白菊花(White Chrysanthemum)这是被选来献给四世纪中叶的罗马教皇——圣马克的花。在历代教皇中,这位教皇被公认是最具有高贵气质的人。也因为这位教皇的关系,所以,白菊花的花语就是——高尚(Nobility)。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拥有超俗的高贵情操。只是这份脱俗的气质,往往被误认为是高傲。所以异性害怕自讨没趣,而不敢向你表示心意,或与你交谈。白菊花通常也用来表示哀悼,寄托哀思之意。
黄菊花是寄托哀思的意思。 白菊花是表示哀悼的意思。 菊花的哀悼含义来自国外 很少有人意识到,用菊花扫墓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一样,其实主要是“西俗东渐”的结果;而更少会有人知道,菊花是从中国遍及世界的。 欧洲的词典上出现“菊花”一词,大约是17世纪末荷兰人在经商时将其从我国引入之后,18世纪菊花传入法国,而后19世纪中期又被引入拉丁美洲……以致遍及全球。 在欧洲,菊花栽种得最多之处是墓地,因为欧洲的传统文化认为菊花是墓地之花,如果做客或送人的话,此花是万万不可携带的。在拉丁美洲,菊花也有“妖花”之称。可见其在西方的地位。 下面是一些关于菊花的知识拓展给楼主分享额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菊花渊源 菊花在中国的花木文化中的地位颇重。早在东周,即有“九月荣菊”的记载,而屈原是以菊自比第一人,他在离骚中挥墨,形容自己“夕餐秋菊之落英”,且“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而真正菊文化的创始人是晋代陶渊明,这位“菊友”与菊花朝夕相伴以至于住处也“秋菊盈园”,他得菊境之深,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唐代的孟浩然描绘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乡村赏菊之境;其同时代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成为今人的谈资。到了宋代则是“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的重阳盛景。明代诗人李梦阳“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和清乾隆帝的“枫叶梧青落,霜花堆白菊”都可见明清时菊风益盛。在《红楼梦》中的众首菊诗,更是牵肠之笔。 在这些菊花的篇章中,并没有丝毫与哀悼有关的笔墨。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