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为什么能“独木成林”
2016-11-03 08:27:30
在热带雨林中,榕树奇景令人惊叹,榕树是一种常绿高大乔木,树高约30米以上,宽大的树冠,郁郁葱葱,置身数下有遮天蔽日之感,是一个理想的天然休息场所,有的大榕树遮蔽面积可达5亩土地,作千余人休息场所。这巨大的榕树是靠众多的气生根来支撑它的身躯的,榕树的分枝长到10米至20米时,就长出许许多多的气生根,最初这些气生根只有细铁丝一般大小,随风飘荡,一但接触到地面,就入土生根,上部变成柽,逐渐长高变粗,配合主干支撑着庞大的树冠,这些气生根的树干,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成千根,直径最大的1米多,小的也有20-30厘米,主干胸围大的可达6-7米,形成树叶茂盛、互相连接的榕树群落。因而榕树有了“独树成林”的美称,这种奇物的景观使到过热带雨林的人大饱眼福。
榕树,它是桑科植物。其实桑科的好几种榕树都有些特性。它们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长于路边或山林中。它们是常绿树,即老叶脱落后新叶已经长成,一年到头都保持常绿的树冠。榕树的叶片革质,颜色亮而绿。当它的枝叶折断时,伤口会流出白色的乳汁。榕树花很小,没有艳丽的花被,聚生成一球状的花序。果球形,也不大,成熟时紫黑色,黑面有多个种子。榕树的种子萌发力很强。每当5-6月间,榕树果实成熟时,就有很多鸟飞来食果,果内的种子虽经鸟的胃肠消化仍不失其发芽力,随鸟类排出而散布到各处,所以人们常可见到在古塔顶上或旧房子的墙上有榕树生长。榕树的这些形态特征都很一般,特殊的是它的枝条上生出的一条条向下悬垂的气生根。当气生根伸长到达地面后,就可以插入土中像正常的根一样,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无机盐供
植物生长用。这气生根可以逐年加粗,形成树干状,支撑着大树的粗枝,这样的气生根就叫支柱根。当一棵榕树有着多条这样粗状的支柱根竖立在树冠下时,骤视之下,有如一片树林。粗大的支柱根可增加大树的稳定性,避免被强风吹倒。榕树支柱根的生长情况因其树的生长环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生长在潮湿沟谷林中榕树相当高大,其支柱根也可以从30多米的高空直插地表,犹如树干,但数目不很多,构成的造型有些象大的长颈鹿;生长在较湿润、空旷地带榕树,高度不及前者,但树冠很大,其支柱根高度在10米左右,多达几十条,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而生长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的榕树更矮小,其支柱根也智短,仅高2米左右。我们可以想像,假如我们能够把一株独木成林的榕树连地下根一同拔下,将看到它的树冠、树干、支柱根、地下根连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那时你就更不怀疑这林是独木成林的了。
榕树,也叫孟加拉榕树或印度榕树,为桑科榕属常绿阔叶乔木。
榕树
喜欢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榕树树形奇特,高可达30米,原产于热带亚洲,遍布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低海拔热带林中和沿海海岸及三角洲等低湿地区。榕树的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非常发达。枝条上有很多皮孔,到处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这些气生根向下生长入土后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榕树气生根的功能和其他根系一样,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一棵巨大的老榕树支柱可多达千条以上。它的树冠可覆盖6000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为“独木成林”。榕树的果实小而味甜,深受小鸟喜爱。但它的外壳却坚硬而难以消化。所以,巨大的榕树名是鸟儿的家园,鸟儿也帮助榕树播散种子.
独木怎么成林呢,人们也许会感到奇怪不解。有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的大树就能创造出这样的美妙景观。它的名字叫榕树。榕树是一种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都非常发达的树种。它的主干和枝条上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垂落,落地入土后不断增粗成为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向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成为遮天蔽目、独木成林的奇观。榕树的果实小鸟很喜欢食用,坚硬不能消化的种子也就随着鸟粪四处散播,除了在热带地区的那些古塔、墙头、屋顶上可以看到小鸟播种的小榕树外,甚至在大榕树上也生长着小鸟播种的小榕树,构成了树上有树的奇特景观。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