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
2016-10-17 09:29:47
种植物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1、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释放氧气,保持空气清新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为0 03%。当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 05%时,人的呼吸就会不适;其含量达到0 2%时,人就会头昏、心悸、血压升高。植物在其正常的生理过程中,会释放氧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空气中的碳氧比例,保持空气清新,使人们更为舒适。此外,还有些植物如仙人掌具有与众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原产地十分干旱,极难获得水分,因此其代谢也与一般的植物不同,该类植物气孔白天关闭减少蒸腾,夜间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把它们列为能在夜间清新空气的花卉。
净化空气污染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源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典型空气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如下:(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目前已鉴定出900 多种。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它们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异物刺激、恶臭恶心和呼吸不畅,致使对人体肝、肾、脑及神经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协同后可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甚至会致病及致癌。(2)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称为PM10。PM10往往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并易对较窄呼吸道内壁造成损害,致使人体肺功能损伤,尤其对哮喘病人的危害性更大。其他空气污染物还包括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
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浓度
负离子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一位德国医生于1931年发现的。虽然负离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并未完全清楚,但大量的动物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实,空气负离子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并能影响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和康复作用。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具有降尘、抑菌功能,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人体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效果显著。
2、植物挥发物具有杀毒抑菌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植物在其生理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挥发性物质。据报道,植物大多产生挥发物,这些挥发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
美国的研究表明,室内缺乏植物的房间较有植物的房间空气中含菌量高50%。居室绿化比较好的家庭,空气中细菌可降低40%左右。植物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有害微生物大大减少,同时,还能清除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文竹、秋海棠属植物、天竺葵分泌的植物杀菌素能减少感冒的发病率。
3、形成绿色视野,促进人类健康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的空气污染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引发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或称病态大楼综合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植物与人共享室内空间不仅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身心健康的最佳调节剂。
据研究,绿色在人类的视野中占据25%就能消除眼睛的生理疲劳,对于人们放松精神和调节心理最为适宜。绿色装饰已成为软装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柔化建筑的硬线条,调节人的心理、放松精神,缓解焦躁、稳定情绪,使人心情舒畅。
1、植物给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物质。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植物以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而有机物是人类及其它动物食物的来源。植物的光合作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生命存在根本。
2、降温增湿效益——调节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在炎热的夏季,绿化状况好的绿地中的气温比没有绿化地区的气温要低3-5度,如我们测定居住区绿地与非绿地气温差异为4.8度。
绿地能降低环境的温度,是因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约20-50%),更主要的是绿地中的园林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吸收辐射的35-75%,其余5-40%透过叶片),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能,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释放大量的水分,增加环境空气的湿度(18-25%),对于夏季高温干燥的北京地区,绿地的这种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1公顷的绿地,在夏季(典型的天气条件下),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寒的冬季,绿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结果与炎热的夏季正相反,即在冬季绿地的温度要比没有绿化地面高出1℃左右。这是由于绿地中的树冠反射了部分地面辐射,减少了绿地内部热量的散失,而绿地又可以降低风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的缘故。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效益--调节环境空气的碳氧平衡
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要吸进750克的氧气,呼出1000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
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最好,而在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
4、滞尘效益--大自然的滤尘器
空气中的粉尘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而且粉尘颗粒中还粘附有有毒物质、至病菌等,对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绿地中的园林植物,具有粗糙的叶片和小枝,这些叶片和小枝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一般要比植物的占地面积大二三十倍,许多植物的也表面还有绒毛或黏液,能吸附和滞留大量的粉尘颗粒,降低空气的含尘量。当遇到降雨的时候,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被雨水冲刷掉,从而是植物重新恢复滞尘能力。
绿地滞尘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绿地充分覆盖地面,有效地杜绝二次扬尘。据测定,5、吸收有毒气体的效益
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并且做到彻底的无害处理。1公顷绿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71千克,吸收氯气34千克。对于维持洁净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6、园林绿地的减菌效益
许多园林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如丁香酚、松脂、核桃醌等,所以绿地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明显低于非绿地。因此绿地的这种减菌效益,对于维持洁净卫生的城市空气,具有积极的意义。
绿色植物对居室的污染空气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美国科学家威廉·沃维尔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消灭了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醛,常青藤消灭了90%的苯,龙舌兰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垂挂兰能吞食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绿色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之强,令人吃惊。事实上,绿色植物吸入化学物质的能力大部分来自于盆栽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并非主要来自叶子。在居室中,每10平方米栽一两盆花草,基本上就可达到清除污染的效果。这些能净化室内环境的花草有:
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吊兰,还能排放出杀菌素,杀死病菌,若房间里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吊兰还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
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这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
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比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
桉树、天门冬、大戟、仙人掌,能杀死病菌。天门冬,还可清除重金属微粒。
常春藤、无花果、蓬莱蕉和普通芦荟,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龟背竹、虎尾兰和一叶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
柑桔、迷迭香和吊兰,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
月季,能较多地吸收硫化氢、苯、苯酚、氯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
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对铬也有一定的抗性。
希望我提供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