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要先洗茶?不洗会怎样?会死人吗?
2016-10-20 18:22:39
谈到“洗茶”一词,恐怕每个喜欢喝茶的人都不陌生,从词义上讲就是“把茶叶洗一洗”之意。尤其用茶壶冲泡功夫茶时,人们习惯先将茶壶冲上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认为这样便可以把茶叶洗干净了,可以放心的饮用了。不单常人有这种认识,就在茶学学术界亦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在不少茶艺流程中把“洗茶”列成一道必经的环节。近年来,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洗茶”之举可谓是愈演愈烈,甚至有扩散到高档名优绿茶冲泡程式之势,大有不洗不快之感。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洗茶”条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需要洗茶,洗洗才更有保证:
茶叶从嫩芽到成品茶这一个过程,要经过采摘、晒青、凉青等多道工序,难免会沾到一些灰尘、杂质,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冲茶时都会倒掉第一泡茶汤。但值得一提的是,洗茶是不会洗掉农残的。因为农残是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所以洗茶能够洗到农残这一说法并不可靠。而洗茶除了冲掉灰尘、杂质外,还有一点便是湿润茶叶,让茶叶有一个“苏醒”的过程,让茶叶更好地舒展开来,方便冲泡出茶叶的香气与滋味。
具体茶类具体洗:
其实洗茶,也要具体看我们冲泡的是什么茶叶。一般来说绿茶、白茶、黄茶属于不耐泡的茶类,所以不需要洗茶的。尤其上好的绿茶的第一泡最为鲜爽和香郁。而对于红茶、黑茶与乌龙茶来说,洗茶则是必要的程序。紧压的普洱茶、揉捻成粒的铁观音,最好经过洗茶这个程序,才能更好更容易地冲泡出茶味。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去年11月,我应邀到日本参加“中国乌龙茶专题研究会”,期间有日本人提出:“洗茶是怎么回事?”还有人问:“成品茶都要洗了再饮,是否因为茶叶不清洁?”
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2024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