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有什么功效?怎样使用?
2016-10-17 13:21:46
【药性】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应用】
1.肾阳亏虚,精血不足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本品味甘能补,甘温助阳,质润滋养,咸以入肾,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良药。常配伍菟丝子、川断、杜仲同用,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小便余沥,如肉苁蓉丸(《医心方》);亦可与杜仲、巴戟肉、紫河车等同用,治肾虚骨痿,不能起动,如金刚丸(《张氏医通》)。
2.肠燥津枯便秘。本品甘咸质润入大肠,可润肠通便,常与沉香、麻子仁同用,治发汗、津液耗伤而致大便秘结,如润肠丸(《济生方》);或与当归、牛膝、泽泻等同用,治肾气虚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腰酸背冷,如济川煎《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亦不宜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 ,久服轻身。”
2.《日华子本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
3.《本草经疏》:“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肉苁蓉脂溶性成分经气质联用鉴定出6-甲基吲哚,3-甲基-3乙基己烷。从肉苁蓉中得到水溶性的N,N-二甲基甘氨酸甲脂和甜菜碱等。
2.药理作用:肉苁蓉水提液小鼠灌胃,能显著增加脾脏和胸腺重量,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迟发性超敏反应指数。肉苁蓉对阳虚和阴虚动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调整作用。有激活肾上腺、释放皮质激素的作用,可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的促黄体功能,提高垂体对LRH的反应性及卵巢对LH的反应性,而不影响自然生殖周期的内分泌平衡。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温育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大鼠脑、肝、心、肾、睾丸组织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3.临床研究:治疗子宫肌瘤显效(浙江中医杂志,1993,28,(1):20)
肉苁蓉,又称地精,是当前世界上频临灭绝的物种,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是我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珍稀营养滋补成份,对男性肾、睾丸、阴茎、海绵体等性器官都有极大的补益效果,对阳痿、早泄更是立竿见影,应验如神。《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但肉苁蓉极其稀有,频临灭绝,而中国也只在新疆天池峡谷中才有少量分布,产量极其稀少,当地百姓称为“活黄金”,民间也流传着“宁要苁蓉一筐,不要金玉满床”的谚语,它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肉苁蓉】
别名:沙漠人参、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大芸、黑司令、马足、马芝、寸芸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大便泄泻者忌服。
适宜人群:适宜性功能衰退的男子;月经不调、不孕、四肢不温、腰膝酸痛的女性;体质虚弱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便秘者。
【肉苁蓉的基本介绍】
肉苁蓉,为列当科濒危种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亏,阳痿或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另外,还能增强免疫力,调整内分泌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一定抗衰老作用。
【肉苁蓉的营养价值】
含微量生物碱、多糖、无机盐。
【肉苁蓉的选购】
商品有淡苁蓉和咸苁蓉两种,淡苁蓉以个大身肥、鳞细、颜色灰褐色至黑褐色、油性大、茎肉质而软者为佳。咸苁蓉以色黑质糯、细鳞粗条、体扁圆形者为佳。习惯认为产于内蒙古者为最著。
【肉苁蓉的食用方法】
1.凡肾阳不足,病见男子阳痿、不育及女子宫蹇不孕者,宜与巴戟天、熟地、五味子等配伍;
2.若肾阳亏虚,精血不足,大便秘结不通者,多与当归、牛膝、熟地相伍;
3.若老年性、习惯性便秘者,宜与决明子、蜂蜜同用;
4.若津亏气滞,大便秘涩者,可与麻仁、沉香相合。
另外,忌用铜、铁器烹煮。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