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底下出的蘑菇能吃吗?
2016-10-17 12:46:46
这些事无毒的有毒的一般颜色比较鲜艳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你参考参考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
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颜色: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另外,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误食了有毒蘑菇,应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采野生菇一定要找真正懂行的人手把手地教。有很多蘑菇外形接近但毒性差异很大,光靠图片和书本是很容易误认的。
不过蘑菇里有致命毒性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如果误食了也不要太紧张,注意一下有没有中毒症状就好。
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懂行的人也可能出错,我以前的老师就是专家,结果还有一次误食中毒。所以野生蘑菇一次不要食用太多。更保险的办法是,采来的蘑菇先食用一小部分,至少等过一夜后再确认这次采的没有问题。叫松树菌:
松树菌又名松毛菌,铆钉菇,
分类地位 伞菌目、铆钉菇科、江西人称琼毛菇,铆钉菇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较小。菌半球形至近平展,后期有时中部稍下凹,直径2-6cm,粘或粘滑,粉红或玫瑰红至珊瑚红色,干后有光泽。菌肉白色后期带粉色,味温和,中部肉厚。菌褶稀,延生,稍厚,稍宽,靠近柄处有分叉,污白色至灰褐或褐色。菌柄近柱形,基部稍细,长3-5cm,粗0.5-1cm,上部白色,中部以下粉灰白色,基部黄褐色且内部呈黄色,内实。菌环生菌柄之上部似棉毛状,常有部分残挂在菌盖边缘。孢子印青褐色。孢子近纺锤形,光滑,15-18μm×5-6μm。有褶侧囊体,圆柱形,近无色,85-150μm×12.5-16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针叶树等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分布地区 吉林、辽宁、湖南、云南、江西、广东、四川、西藏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另外与松、云杉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松树菌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松树脚下的蘑菇,为黄褐色。一般在每年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长出,伞状,大如香菇,是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出产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炖、爆炒等两种。棕红或墨绿色的松树菌是蘑菇中的上品,
松树蕈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膜衣、洗干净后必须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
松蘑又名松菇、松口蘑等,日本国称其为“松茸”,是名贵的野生菌。
松蘑主要供食用,还可入药,有强身、止痛、益肠胃,理气化痰等功能。
功效:松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松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以抗肉瘤。因此在健胃、防病、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松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松蘑能在遭受过核污染的地区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么乐观。经常食用松蘑,有美言健肤的功效。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