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柿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2016-10-26 21:38:51
黄瓜和柿子等不要一起吃
将胡萝卜、生菜、西红柿、黄瓜等不同蔬菜搭配在一起蘸酱生吃,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其它蔬菜中的维生素C。
如果饭桌上有了盘“西红柿炒鸡蛋”,再来盘“黄瓜炒肉”,这些吃法也是不正确的。辣椒、菜花、芥蓝、苦瓜等蔬菜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最好不要和黄瓜一起食用。
必须指出的是,柿子虽营养丰富,既能食用,又能药用,但若食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因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和一种叫红鞣质的可溶性收敛剂,它们遇到胃酸或酸性食物就会凝固成块,时间久了将会形成“柿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吃柿子时,切忌空腹食用。另外,柿子还不能与蟹同食。因两者都属寒性,两寒相遇会大损脾胃之气,且蟹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结合易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食用后会出现呕吐、腹胀与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柿子的食用禁忌
1、柿子忌空腹食、忌多食,忌吃生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果胶和柿胶酚,未熟透的柿子还含有鞣质(成熟后含量不及1%,而未成熟时可达25%),遇到胃酸可凝结成块。柿子吃得过多时,凝块甚至会变成硬块--胃柿石,其表面粗糙,不断磨擦胃粘膜,可导致使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引起呕血或便血等损害。
2、不宜多食柿皮。柿子皮中含较多鞣质,更易与胃酸结合形成胃柿石。
3、柿子不宜与螃蟹同食。螃蟹味咸、性寒,有小毒,入肝、胃经,与同样性寒的柿子同食,会引起胃寒腹痛,尤其脾胃虚寒者忌。而且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螃蟹中的蛋白凝固,可能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4、柿子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同螃蟹一样,其他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虾、贝类、牛奶在鞣酸的作用下,亦容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
5、柿子不宜与甘薯同食。柿子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胃酸,引起烧心等不适感;甘薯含气化酶,吃后也会发生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等现象。
6、柿子不宜与黑枣、山楂、桔子、石榴同食。植物性胃石以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居多,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鞣酸和胃酸接触后可形... 柿子的食用禁忌
1、柿子忌空腹食、忌多食,忌吃生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果胶和柿胶酚,未熟透的柿子还含有鞣质(成熟后含量不及1%,而未成熟时可达25%),遇到胃酸可凝结成块。柿子吃得过多时,凝块甚至会变成硬块--胃柿石,其表面粗糙,不断磨擦胃粘膜,可导致使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引起呕血或便血等损害。
2、不宜多食柿皮。柿子皮中含较多鞣质,更易与胃酸结合形成胃柿石。
3、柿子不宜与螃蟹同食。螃蟹味咸、性寒,有小毒,入肝、胃经,与同样性寒的柿子同食,会引起胃寒腹痛,尤其脾胃虚寒者忌。而且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螃蟹中的蛋白凝固,可能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4、柿子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同螃蟹一样,其他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虾、贝类、牛奶在鞣酸的作用下,亦容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
5、柿子不宜与甘薯同食。柿子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胃酸,引起烧心等不适感;甘薯含气化酶,吃后也会发生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等现象。
6、柿子不宜与黑枣、山楂、桔子、石榴同食。植物性胃石以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居多,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鞣酸和胃酸接触后可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沉积在胃内,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即形成胃石。
7、糖尿病人忌食。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因此吃后很容易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8、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柿子。因为胃酸分泌过多或胃动力差、蠕动慢的患者更容易形成胃石。
9、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另外喝白酒后也不可食用柿子。
螃蟹*柿子——腹泻 。
白酒*柿子——会胸闷 。
红薯*柿子——会得结石
1.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2.甘薯:不能与柿子同吃,两者相聚后会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胀、胃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
3.也不宜与香蕉同吃。
4.不宜连皮一起吃
柿子中的一些遇酸沉淀物主要都在柿皮中,连皮一起吃无形中就增加了发病的机会,易致腹痛,恶心等症。
5.不宜与海味同吃
柿子中的鞣酸能够与鱼、虾等食品中的蛋白质及钙盐一起形成一种沉淀物,并能刺激胃肠等器官,易引起恶心及便秘等症。
秋末冬初,正是金黄黄的大柿子成熟的季节,这让柿子迷们都开始忙活了起来,有些人甚至开始拿着营养丰富的大柿子当起了早餐,每天早上都空腹的来吃一个柿子,还美其名曰的是吃柿子减肥法。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健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吃柿子的三大禁忌吧!
据专家介绍,柿子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如果食用方法不正确,不但不会给人体输送营养,反而还会破坏人体的健康系统,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食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切莫因为一时的贪吃,而毁了健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食用柿子的禁忌都有哪三条吧!
1.不能空腹吃。
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可在胃酸的作用下沉淀凝结成块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胃柿石不易粉碎,越积越大可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严重者可造成胃穿孔。
2.不要与含蛋白高的食物一起吃。
含蛋白高的蟹、鱼、虾等食物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所以应避免同吃。
3.吃后要漱口
。柿子含糖量高,又有果胶和鞣酸,食用后不注意口腔卫生,可损坏牙齿,儿童容易形成龋齿,所以吃柿子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吃柿子注意事项:
1、不要空腹吃
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2、不要吃柿皮
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要合理搭配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最好不要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同时,酒后不宜吃柿子,否则会影响消化,久之造成肠道梗阻。
4、要因人而宜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此外,脾胃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
5、要适可而止
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生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在不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