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吃多了怎么办?
2016-11-20 10:45:46
饭后吃山楂、柿子有助于消化,可是空腹吃却不容易消化,严重的导致结石。空腹吃山楂的危害:空腹吃这两类水果容易在胃内引起化学反应,情况严重的可能长出胃石,影响健康。
胃石症症状表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部突发疾病,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常见的并发症有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严重的可致胃穿孔及腹膜炎,胃石进入肠道还可能引发肠梗阻。大多数胃石为植物性胃石,多因空腹进食大量的柿子、黑枣或山楂引起,由于这类果实内含收敛性很强的鞣酸,尤以未成熟的果实含量高,其与胃酸接触后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即形成胃石。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石。随着时间推移,胃石越积越大,从而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如何预防胃石症?专家提醒,人们在空腹时不要食用山楂及柿树科植物果实,特别是不要大量食用或者食用这两类植物的不成熟果实。
空腹吃山楂后不适怎么办?提供一个简单的好办法:空腹服用产气剂(医院放射科有),日服三次,一次一包(3g);同时服碳酸氢钠,日服三次,一次1g;并服碱性粥(粥里加适量碱面)。有胃炎、胃溃疡者,还需配合相应药物。我如此治疗三天后,不适症状消失,再作胃部造影检查,胃石全部消失,可免除手术之苦。同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消炎止痛药物。
山楂,是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品。也称为红果、棠球子、酸梅子等。其未成熟的果子称为山里红,多作为药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特别爱吃山楂制品,如食品店里的山楂球、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酱、山楂汁、果丹皮,药店里的大山楂丸、焦山楂、山楂冲剂等。
山楂中含有糖类、酒石酸、柠檬酸、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烟酸、钙、磷、铁、蛋白质及脂肪。它能增加消化道中淀粉酶、脂肪酶等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脂肪等食物的消化,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特别是对过食肉类、油腻食物所引起的食积及消化不良效果较好。中医常用山楂配麦芽等药,治疗食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例如,用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克,煎服,每日1剂治疗食积;用山楂切碎,煎汤三次后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至粘稠状,加入适量白糖,溶化后晾凉食用,治疗食积、疳积等等。然而,山楂不宜用于脾胃虚弱、经常因消化不良而腹泻的人,这些人表现为面黄肌瘦、经常腹泻、精神倦怠、四肢发凉等。山楂也不宜用于身体虚弱或生病初愈的小儿,因为山楂有破气散瘀的作用,吃后可耗损正气,反而对身体不利。
正常的人,适当吃写山楂制品能助消化、增加食欲,对身体有好处。但长期、过多的依赖山楂制品,并不适宜,有时会降低食欲。因为山楂制品中有较多的汤,在过多食用山楂制品的同时,摄入的糖分也增多了,所以会影响食欲。另外,生食山楂易损伤牙齿,故不宜生吃。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血压、血脂较低的人就更不能多吃了。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