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份可用芽嫁接杨梅树?

添加讨论

夏七年

12个答案

花期4月。一般是杨梅刚开花时嫁接比较好,而且嫁接的枝大小和小指头差不多,接好以后用塑料袋之类的只要不易让水份走掉就行。 嫁接前要把实生苗挖起来,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放几天,然后切接,接完后再栽回地里即可。不过,嫁接后管理也是很重要的,管理不当,照样会影响成后率的。

从正值盛果期的优良品种的母树上,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度在0.5厘米以上,位于中、上部2-3年生不见饱满芽苞的潜伏芽枝条作接穗,这种老熟枝条,一出芽就可成活。长途采集接穗应保湿捆扎,二天内不能嫁接完的接穗,应用湿砂保养,以防接穗失水过多,降低成活率。

一般是杨梅刚开花时嫁接比较好!而且嫁接的枝大小和小指头差不多!接好以后用塑料袋之类的只要不易让水份走掉就行! 福建龙岩市苏农种苗公司是南方大型的杨梅苗繁育基地,他们每年都要嫁接上百万株的杨梅苗,成活率都在90%以上。根据他们的经验,嫁接前要把实生苗挖起来,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放几天,然后切接,接完后再栽回地里即可。不过,嫁接后管理也是很重要的,管理不当,照样会影响成后率的。你可以试一下。别忘了给我加分哦。

嫁接时间适宜在气温温和,温度不低也不高的时间段,一般在2-3月进行,最晚不能超过清明节,否则空气湿度较高,会造成伤流过大而嫁接失败。而且这是的杨梅已经开始萌芽,树皮和木质组织也以及成型,变得坚脆,南方温度较高地区可适当的提前,在1-2月进行。

1、选择亲和力强的砧木和接穗

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能愈合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亲缘关系越近,亲合力越强,嫁接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2、选择最佳的嫁接时机

一般枝接宜在果树萌发前的早春进行,因为此时砧木和接穗组织充实,温度湿度等也有利于形成层的旺盛分裂,加快伤口愈合。而芽接则应选择在生长缓慢期进行,以今年嫁接成活,明年春天发芽成苗为好。

3、利用植物激素促愈合

接穗在嫁接前用植物激素进行处理,如用200-300PPM的萘乙酸浸泡6-8小时,能促进形成层的活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嫁接的成活率。

杨梅嫁接法,砧木用2~3年生的实生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切接或皮下接。

栽植宜选择低山丘陵北坡,若在阳坡应与其它树间植。同时因是雌雄异株,应适当配植雄株,以利授粉。

适合杨梅嫁接的时间是在春季萌芽之前,一般是2月上旬到3月下旬左右,这段时间的气候比较适宜,而且嫁接成活之后,就能够立即萌发生长。

嫁接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清明节前后,如果嫁接的太晚的话,杨梅树汁液的流动性会比较大,嫁接时会流出过多的液体,从而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嫁接杨梅树的方法:

1、选择枝条:在进入盛果期的丰产杨梅树上剪取一段生长健壮的枝条,最好是树冠中上部且生长在外围的1~2年生枝条,将枝条修剪成为6~7厘米的接穗。

2、准备砧木:砧木一般是选用野生播种的杨梅苗或者是自播种树苗,一般是用种子播种,已经培养了2~3年的优质杨梅苗。这样更有利于嫁接成活。

3、合理嫁接:嫁接时将接穗的底部切成楔形,然后紧密的将其和砧木贴合在一起,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绑缚在一起。这是为了减少接穗水分的蒸发,提高成活率。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等,杨梅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有止咳、除湿等多种药用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杨梅为常绿果树,耐寒、耐旱,耐瘠薄与粗放管理。高接换种是加速果树品种结构调整,改造低产果园的重要手段,以往在柑橘等果树应用较为普及,而在杨梅上应用面不广,中国农林网现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介绍如下:

1 高接时期

杨梅树液流动旺盛,高接多在2月下旬至3月树体萌芽前进行,最迟不可晚于清明节前后,过迟会因伤流过多而影响嫁接成活率。

2 接穗采集

选择树冠外围或顶部2~3年生、直径0.5~1厘米(外皮带灰白色)的健壮枝作接穗,充分老熟的上年生春梢或夏梢也可以。接穗采下后,应立即剪去叶片、细枝,并做好保湿。就地嫁接时,所需接穗最好随采随接;远距离采集的接穗应妥善保管,可用清洁、湿润的细沙分层埋藏,随接随取。杨梅为雌雄异株果树,栽培时要合理配置雄株,以利于授粉受精、提高产量。对园内或附近缺乏雄株的良种园,应均匀地将园内1%~2%的雌株高接改换为雄株,接穗要从开过花的雄株上采集;杨梅生态栽培技术对品种差或栽植实生树的杨梅园,除按要求均匀配置雄株外,应通过高接换上优良品种,所需接穗从盛果期良种母株上采集。

3 高接前的处理

杨梅树生长势旺盛,高接后树液上升过多会影响成活。生产上可酌情采用下列几项措施来减少根部树液上升,减少伤流,提高高接的成活率。

①截干、断根。高接前5~10天,除保留“引水枝”、高接枝外,应按自然开心形的树冠结构,将其余的枝干全部截去;或结合改土施肥,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条状或环状深沟,切断部分主、侧根,以缓和伤流,促进成活。②留“引水枝”.嫁接时要保留1个大枝作“引水枝”,以吸引树液,成活后翌年除去“引水枝”或将其嫁接。③螺旋状环剥。高接时,在全树最低嫁接口以下8~10厘米处,以螺旋状的方式剥去皮层1~2圈(或者环割皮层3~4圈),宽度一般为枝条直径的1/10.环剥或环割后要及时用薄膜包扎伤口,以利愈合。采用螺旋状环剥(割),对一次性锯完全树枝干而未保留“引水枝”的高接树尤为重要。

4 嫁接方法

高接多采用劈接法、切接法,选择阴天或无大风、湿度大的晴天进行。操作时要兼顾树形结构,嫁接部位离地高度要求在2米以下,宜低不宜高。高接枝数以10~20个/株为宜,并使接头在树冠内均匀分布。对树龄过大(大于20年)的树体,因其愈合能力弱、高接成活率低,可在距地面30~50厘米处将树干截断,促其隐芽萌发,抽枝后选留5~6枝任其生长,翌年春季选3~4枝高接,其余留作“引水枝”,成活后翌年再加以剪除。①劈接法。将高接枝干在分杈以上15~20厘米处截断,削平断口,用刀从断面中心处垂直劈下,劈深3~4厘米。接穗留3~5个芽(4~5厘米长),先将接穗下端削成长约3厘米的光滑楔形削面,再将接穗轻轻插入砧木切口内,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并使接穗削面露出1~2毫米,最后用2~3厘米宽的塑料带将接口包紧包严。嫁接口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可两边各插1个接穗。接穗上断面可涂抹接蜡、黄油、凡士林,或用薄膜袋将高接部位套住、扎实,以利保湿。②切接法。接穗留3~5个芽(4~5厘米长),在芽的侧面或背面下端用刀平削1刀,深度以达到形成层为准,留青见白;在另一面的下端斜削1刀,使削面成45°。将高接枝干从分杈以上15~20厘米处截断,削平断口,在平滑一侧木质部与皮层之间垂直切1个切口(嫁接口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可切2~3个),深3~4厘米,与接穗长削面相同。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如接穗与砧木纵切口的切面大小不一,要偏靠一边,使砧、穗的形成层对准,并使接穗长削面露出1~2毫米,然后左手持塑料带的1/4,右手持塑料带的3/4,以接口处为中心,自下而上先用右手绕1~2圈,将接穗与砧木绑紧,再在砧木接口处绕1~2圈,将接口断面包严,最后把左手所持的塑料带反卷,盖住接穗顶部,右手再绕1~2圈,打活结抽紧即可。用薄膜袋套住整个高接部位效果更佳。

嫁接到野生杨梅苗上,或者丁岙梅、乌酥核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因为嫁接要找近缘的,亲和力高的同科同种的树种。

嫁接树苗的注意事项:

选好树苗:嫁接一般选用2~3年的树苗比较好。成活率会相对更高。

嫁接要选对季节:一般嫁接树苗多在春季进行。

妥善处理采集到的穗条:对于采集好的穗条要做好保湿工作,如喷雾水,湿沙掩埋等。免得穗条丧失活性。

嫁接后杨梅的管理:

1.要及时的掰除砧木中上部的萌芽,才能避免养分的浪费是嫁接的树木得到更好的生长。

2.在嫁接处要及时喷洒农药,刚刚嫁接好的树木是很脆弱的容易受到害虫的侵袭。

3.做好浇水施肥的工作,为嫁接好的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注意不要碰撞接穗。

杨梅树的嫁接技术

1、砧木要求

杨梅嫁接与多数果树一样,可在苗圃地集中嫁接后上山定植,也可由砧木上山定植后嫁接。一般依生产实际而定。苗圃地嫁接一般在径粗1厘米以上则可进行。砧木上山后嫁接的,一般在定植后第三年,径粗达2厘米以上开始嫁接。

2、嫁接时间

一般以惊蛰前后为宜,过早因温、湿度较低,接后不易成活;过迟则高温高湿,接活率也不高。最迟嫁接时间不能超过“清明”后十天,此时因杨梅的树皮及木质部的组织已由柔韧开始变为坚脆,嫁接成活率低,接后虽会发芽,但碰上高温烈日,易受晒死亡。

3、接穗要求

接穗多选自高产优质壮年树,树冠外围2~3年生的充实枝条,径粗0.8~1.5厘米,长8~10厘米,视砧木大小而增减。另外,接穗枝条的段次不同,其接活率的高低也有所不同。一般上部顶段比下段的接活率高。

4、嫁接方法

一般采用切接或劈接两种,小砧的用切接,大砧的用劈接。接后用薄膜绑带把接口和接穗包扎起来,套上塑料袋以保湿,外面再绑一层树叶遮荫,以助成活。

不管是切接还是劈接,都必须做到接穗削面平滑,嫁接后砧木和接穗契入砧木部分形成层对形成层,皮层对皮层,在粗度不同时,起码要对齐一边的形成层,这是嫁接能否成功的关键。

5、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措施

杨梅的树液流动旺盛,常影响嫁接成活率,特别是大砧木嫁接时,影响更为显著。为了抑制树势,减少根部树液上升,其处理方法有下列数种:

(1)切断根系就地嫁接:在嫁接后用锄头或铲从砧木两侧深切,切断部分根系。

(2)易地嫁接:在嫁接前掘起砧木,剪去部分主根和侧根,在室内嫁接或换地点栽植后再嫁接。

(3)留枝缓势:在大砧上应用较多。即在主枝上进行嫁接,而另留一侧枝作为“引水枝”把树液引向这一枝条,减缓嫁接部位的树液流动。嫁接成活后,夏天伤流期过后确认接穗成活、并且新芽达到20厘米左右即可除去“引水枝”,或次年在其上再行嫁接。

6、接后管理

一般接后10多天愈合。30多天开始发芽,可先剪开塑料袋。但这时幼芽嫩弱,不耐风吹日晒,须经60多天后,才逐步去掉树叶和割开薄膜绑带,让接穗透气转绿。接活定型后,注意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蘖芽,保证接穗正常生长。

7、注意的问题

(1)因为杨梅立春后树液开始往上输送,一旦出现伤口即会出现伤流,伤流的树液弥漫整个伤口,就会阻止接穗和砧木组织之间的愈合,所以断根是保证杨梅嫁接苗成活的重要前提。

上年定植的杨梅树可以就地撬断根系、并且保留一枝抽水枝即可,今年新买回来的砧木,可以栽植后马上嫁接。

(2)嫁接后,薄膜对接穗要进行全封闭,并且覆盖遮阴物质,以防太阳直射接穗。

(3)嫁接苗种植:首先去掉所有叶片,枝条短截距离嫁接口15厘米左右,根部蘸泥浆定植。定植时泥土踏实,并覆土至嫁接口上10厘米左右。

杨梅最怕渍水,定植完后要留好出水口,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开春后新芽萌发到10厘米左右时,保留不同方向的3--4个新芽,多余的新芽全部抹掉。

芽接,是果树生产中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秋季最适宜,一般成活率可达9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其技术要点如下:

1、适时芽接 秋季芽接要掌握好时间,芽接过早,接芽发育尚未充实,砧木又处于旺长阶段,体内积累养分较少,成活率低,并且接芽当年萌发后,易发生冻害;芽接过晚,生理机能减弱,不易离皮,愈合困难影响成活。以8月至9月上旬芽接最好。

2、选好接芽 接芽应选取接穗中段充实饱满的芽(以盛予期时树为佳),上端的嫩芽和下端的隐芽都不宜采用。芽片的大小要适宜。芽片过小,与砧木的接触面小,难以成活;芽片过大,插入砧木切口时容易拆伤,造成接触不良而降低成活率。特别要注意,接芽必须具有维管束(俗称芽垫),它是接芽与砧木之间进行水分与营养物质交流的通路,没有它则难以成活。因此,在削取芽片时,应注意带少许木质部,接芽一般可采用盾形或环块形。如盾形接芽长度约1.5—2厘米,环块形视砧木及接芽粗细灵活掌握。

3、嫁接方法 在嫁接时,一定要先选好砧木,做到边采边接。远距离采穗(芽)要注意保湿。芽接多采用“丁”字形或环形两种方法。如采用“丁”字形芽接,则先将贴木离地面3—5厘米的根颈部选平滑处割成“t”字形,浓度以见木质部,能剥开树皮为限。再将已削成盾形带叶柄的接芽用刀尖小心剥开砧木“t”字形处树皮,及时快捷把芽片嵌好,捆紧,只露出芽和叶柄。接后的砧木松土培蔸10厘米高,10—15天刨开土,检查成活情况。如芽片呈新鲜浅绿,叶柄一触即落,说明已经成活,对于未接活的应在砧木背后面重接,凡上年秋季芽接的苗木,入春后在芽接点上18—20厘米处截干(即活桩),解开扎缚物。在夏季进行三四次修剪,剪去砧木上新发出的枝条。当芽接新枝长到8—10厘米时,应将其靠近基部处缚在活柱上,以防折断,等长到20—25厘米时再在上端缚一次,直至新接枝木质化,切去活柱。新苗可继续留在大田培育大苗。

4、注意事项 芽接能否成活,关键在于接芽和砧木两者的形成层要密切相接,使之愈合牢固。因此,刀要快,切面要平滑,包扎时要捆紧,包扎宽度以超过接口上下1—1.5厘米为宜,作业中勿碰伤接芽,芽接成活后要松绑。

嫁接多在2月下旬至3月树体萌芽前进行,最迟不可晚于清明节前后。

因为杨梅树液流动旺盛,过迟会因伤流过多而影响嫁接成活率。

嫁接前的处理:杨梅树生长势旺盛,嫁接后树液上升过多会影响成活。生产上可酌情采用旋状环剥措施来减少根部树液上升,减少伤流,提高高接的成活率。

嫁接后的管理:高接树除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外,还要抓好以下7点:

1、除萌。嫁接后20~30天,如砧木上抽发萌蘖,要及时抹除,以利接穗成活。

2、留养枝。接穗萌芽后,接口下抽出的萌蘖应保留2~3枝作辅养枝,过长时加以摘心,等到9-10月再全部抹除,未成活的则留作翌年补接。

3、去袋、破膜。接穗萌芽后,选择阴雨天及时将其上所套的薄膜袋去掉。

4、摘心。接穗萌芽后应选留2~3个壮梢,待其长到15~20厘米长时反复摘心,以促发分枝,加快新树冠的形成。

5、解膜。多在8-9月进行,过早愈合不牢固,过迟则造成缢痕,影响树体生长。

6、刷白。对裸露的枝干,夏(5月下旬)、冬(11月下旬)季节要及时用涂白剂刷白,防止日灼、冻裂发生。

7、立支柱。风大的地方要设立支柱将新梢固定,防止被风吹断。

常见室内盆栽之一:芦荟

相关问答

等你来赞

关于 移动版 联系我

©2025植物故事网  沪ICP备15050267号-1